上海自贸区将放宽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上海自贸区将放宽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本报记者乔家伟上海报道
持有外币的客户在上海自贸区金融机构存放美元、日元等,将有机会获得比区外更高的存款利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自贸区商业银行分行负责人处获悉,300万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下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即将在自贸试验区放行,不再加息。控制。
据报道,目前央行[微博]对外币利率的控制上限为300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其中,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可办理协议存款。机构可与客户协商确定利率;央行对300万美元以下、一年以内的美元、日元、欧元、港币四种货币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设置上限。.
“此次调整是自贸区外币利率市场化政策的一部分,整个政策有望在本周内出台。”上述负责人透露,包括大额管理外汇、个人境外投资在内的金融规则也将在近期集中。介绍。
外币利率公布
据了解,2000年我国开始实行外币利率市场化,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存款利率。2004年央行进一步宣布,不再公布美元、欧元、日元、港币的两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将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也就是说存款利率限制,国内对外币利率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小额外币、短期(一年以内)存款利率上。
“目前,自贸区将进一步探索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先从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入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复制。”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还表示,政策最快会在这两天出台。
根据2013年底印发的《央行30条》(即《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即《央行30条》》),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部分,已提出“条件成熟时放宽区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上述银行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小额外币存款的界定将以在保税区就业的个人和在保税区注册的企业为准,不能享受通过在自贸区开户和存入外币的政策。
据介绍,放开小额和短期(一年以内)存款利率有一定影响,因为需要综合考虑外汇成本,尤其是在这轮全球降息的情况下,外汇存款时间越长期间,银行承受的越大。因此,银行不鼓励储户长期存放外币,大量外币以短期和活期需求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存款利率限制,目前在国内,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动用上限,也就是说,放开利率上限的影响可能并不大立即反映。以美元为例,活期存款利率上限为1.15%,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为3.0%。以中行为例,该行当前美元活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0.05%和0.75%。
本币存款利率尚未突破
“放开自贸区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意义有限,因为国内对外币存款利率限制较少,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在于人民币存款利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贸区实施的外汇大额管理、个人境外投资等金融规则近期将密集出台,但利率调整政策的人民币存款将不包括在内。
“近期,监管部门还没有就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调整与我们沟通,这一轮政策细节肯定不会涉及人民存款利率,应该是金融改革的最后一个政策了。”自贸区。”上述银行自由贸易分行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在《央行30条》中,本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仅提及“在本地区率先试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完善自由贸易账户该地区居民和非银行存款。”
但在人民币存款方面,在现有上限内,金融机构仍有望获得自主定价空间。
上述银行自贸区分行负责人表示,比如对于期限为25天的人民币存入资金,如果监管授权,自贸区银行可以与客户自定义利率,这高于活期存款,但不超过法定存款利率上限。
他进一步解释,目前国内银行香港分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约为2%,即使不超过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后为3.3%),可以定制足以吸引海外资金的利率。
在贷款方面,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将可以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因为上述方式的存款利率将大大低于内债成本,相应地可以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其定价有望低于国内的贷款利率,对国内机构投资者来说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编辑王芳艳)